DB22T 2369-2015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指南

ID

3AF738E7B69C4A4396D900055034C00F

文件大小(MB)

0.24

页数:

2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18-3-12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27.010,F 01,备案号:48382-2016 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 22/T 2369—2015,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指南,Evaluation guide of construction effectiveness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rm,2015 - 11 - 25 发布2015 - 12 - 25 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22/T 2369—2015,I,目 次,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原则.. 1,5 评价内容与方法.. 1,6 评价程序.. 2,7 评价结论.. 3,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现场评价申请受理表单 5,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现场评价用表 9,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评价结论传递用表 18,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评审不符合整改.. 22,参考文献 . 23,DB22/T 2369—2015,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吉林省工业信息化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吉林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守成、霍冬军、尚于恪、刘磊、孙海波,DB22/T 2369—2015,1,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吉林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与方法、评价程序、,评价结论,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一般用能单位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23331 界定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用能单位 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具有法人资格和明确边界的耗能单位,注:包括一般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单位,3.2,重点用能单位 key 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年度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3.3,评价服务机构 organization of evaluation service,经国家认证认可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和发改委备案的节能量核查机构,4 评价原则,4.1 对按GB/T 23331 标准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组织进行评价,4.2 坚持独立评价、公平对待、公正判定的原则,5 评价内容与方法,DB22/T 2369—2015,2,5.1 评价内容,5.1.1 用能单位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B/T 23331 的规定,5.1.2 能源管理体系的推行是否有效促进节能量任务目标的完成,5.2 评价方法,5.2.1 采用现场分项打分方法,对用能单位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全过程进行整体评价,5.2.2 通过现场观察、提问、事实陈述、检查、比对、验证等方法对本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评价,6 评价程序,6.1 申请,用能单位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时间满足3个月,可向所在地市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评,价申请,见附录A中表A.1,6.2 形式审查,受理人员接受申请人提交的书面申请及附件材料,应对照《用能单位评价验收提交材料清单》,见,附录A中表A.2复核材料的齐全性,6.3 受理,受理人员确认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无遗漏,出具书面的受理通知书,见附录A中表A.3。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确认信息无误,应在《申请受理通知书登记表》,见附录A中表A.4中登记,6.4 成立评价组,由备案的评价服务机构负责组建评价组。评价组成员不得少于3人,至少包括能源管理专家、体系,认证专家和行业管理专家,6.5 文件审查,评价组应对用能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文件评审,确认存在问题应出具书面的《文件审查问题清,单》,见附录B中表B.1,履行一次性告知的规定,6.6 现场评价,6.6.1 现场评价通知,评价组在进入现场开展评价的7个工作日前,应向用能单位下达书面通知,并经用能单位负责人书,面确认,6.6.2 首次会议,评价组在进入现场展开评价活动时,应组织召开首次会议。首次会议应:,a) 由组长宣布评价开始,介绍评价组成员,说明评价目的、依据、时间安排,评价方式和评价组,分工等内容,单位负责人介绍本单位的基本情况、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及取得的效果;,b) 参会人员应按要求签到,见附录 B 中表B.2,6.6.3 实施现场评价,DB22/T 2369—2015,3,评价组按照评价计划实施现场评价,评价组应:,a) 对受评价单位现场提供的文件、记录等资料进行查阅,并询问相关岗位人员;,b) 对重点用能区域、主要耗能设备、关键用能岗位的现场进行抽查验证;,c) 对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抽查验证;,d) 对节能量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复核;,e) 依据 GB 17167 标准对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与管理状况进行抽查;,f) 对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执行结果进行抽查复核;,g) 对照《评分标准》,见附录 B 中表B.3 进行打分,依据事实填写评价记录;,h) 针对评价过程发现的不符合,及时在现场与管理者充分交换意见,6.6.4 末次会前沟通,6.6.4.1 评价组内沟通,评价组长主持评价组内部的会前沟通活动……

……